(资料图片)
自中央提出“乡村振兴”战略以来,大家对乡村关注度很高,产生很多期望,但在具体路径上还要继续探索。每个村、每个镇、每个区的自然资源禀赋不一样,历史文化积淀不一样,产业基础不一样,社会民风也有特殊的要求,所以每个地方的发展路径不同。
乡村振兴除了交流专家提出的“亮点”工程外,更需要关注无数的细节工作,包括乡村公共设施建设、基础设施建设、老龄化养老问题、社会服务问题、乡村产业发展等问题。
在上海,近年乡村振兴从规划层面主要做了几件事情。一是,率先实现了村庄规划全覆盖。二是,开展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行动。三是,制定了乡村振兴规划资源支持政策,完善了相关政策法规。四是,完成了乡村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。
乡村应有多方关注、多方参与,仅仅在规划建设层面,就需要很多建筑设计师、生态景观设计师、艺术家等参与其中,他们利用乡村空间,点亮乡村空间,并挖掘乡村的空间价值。同时给村民、当地镇村干部带来思想变化,提升外界对乡村的关注度。
农业将是乡村振兴未来重点发展的内容,特别是都市现代农业,要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的形式,提高原有农田的产值和劳动生产率。一方面,可以借鉴国外高效设施农业的方法,比如说楼宇种植、玻璃温室种植等。另一方面,传承传统农耕文化,对农业进行绿色化、有机化改造。此外,品牌化也是一种方式。毕竟,乡村振兴最大的空间还是农业空间,有效利用之后既能够成为风景,又能够成为经济产出的主要载体,更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(作者系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乡村规划处处长)
栏目主编:周文吉
文字编辑:王成浩
本文作者:顾守柏
题图来源: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方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