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>正文

天天微速讯:走进冀鲁边丨德州有座地主豪宅 这里诞生了抗日战争爆发后的黄河以西地区第一个党组织

来源:大众网    时间:2023-05-30 15:27:15


【资料图】

01:37

海报新闻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王芳 德州报道

德州市齐河县境内有一座有着200年悠久历史的孟家大院,如今,这里已成为山东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这是一座旧时地主阶级的豪宅,而特殊的是,作为旧时地主的代表,孟氏家族在抗日战争时期第一时间响应民族大义,率先发起抗日宣讲。蹉跎近300年历史、曾经雕梁画栋的孟家大院,即是当时孟氏家族抗日宣传的根据地之一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黄河以西地区第一个党组织——中共河北特别支部就成立于此,简称:河北特支。

“河北特别支部的建立,为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,在黄河以北、黄河以西站稳脚跟并且组织群众性的工作,起到了非常大的纽带作用。”5月24日,由德州市委党史研究院牵头组织开展的“走进冀鲁边”媒体采风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孟家大院,赵官镇崔桥党建联合体总支书记李元兴介绍道。

1937年,赵官镇附近吴庄吴力践带着省“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”领导的指示,由济南返原籍筹措抗日武装。12月下旬,吴力践在长清由中共鲁西北特委巡视员王晋亭介绍转为共产党员。受山东省委指示,王晋亭在孟若玄家主持建立了中共河北(黄河以北)特别支部(简称“河北特支”),孟若玄任书记,吴力践任组织委员。河北特支受鲁西北特委直接领导,其活动范围为长清县八、九、十区和肥城九区,也是抗战爆发后黄河以西(现齐河县)地区的第一个党组织。成立之初,孟若玄从家中拿钱作特支活动经费,并做上层人物的统战工作。吴力践在赵官镇办义务小学作基地,宣传党的抗日主张,进而秘密发展党员,建立党支部。

河北特支建立以来,吴力践按照省委的指示,同共产党员魏金三、王青云在高家集(长清县)成立了抗日游击队司令部,分三路发展抗日力量,吴力践回家乡河西地区动员、选送青年参加魏金三的游击队。

1938年,吴力践发展吴雨农、吴家道(吴新亭)、李祥、孟可铭等人入党,又采用“梅花式”的方式迅速发展党员,即新党员没有预备期,入党后就要接受发展新党员的任务,层层向外发展,党组织迅速遍布河西地区。1938年,先后建立了河西地区最早的农村党支部——河北特支领导下的吴庄党支部、县内抗战开始后的第一个妇女支部——赵官镇妇女党支部。1938年8月,原驻禹城的八路军129师武装工作团移驻潘店地区,进一步改善了河西地区的抗日环境;在河西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共产党员和抗日武装,形成了党组织迅速发展的另一个源头。到1939年初,在河北特支和129师武装工作团的共同努力下,河西地区已有了五六十名党员。

“1938年下半年,因为日伪势力对孟若玄盯得很紧,河北特别支部无法再继续开展工作,于是省委决定河北特别支部撤销,河西地区党组织归长清县委领导。”据李元兴介绍,支部撤销后,孟若玄调任山东省委战时工作委员会总务科副科长,为了安全起见,全家同时搬到济南。此后,孟若玄便再也没回赵官镇。临行前,他将家里秘密隐藏的枪支武器全部交给当时长清(河西)县抗日民主政府,并对其胞妹孟素珍嘱咐:“目前国难当头,我尽忠就不能尽孝了!”1942年,孟若玄在去滨海赣榆出差途中,不幸殉职。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方五金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