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12月1日,位于郏县茨芭镇苏坟寺村的郏县众鑫瑞蔬菜种植合作社里,一座座白色温室大棚在太阳下闪着光。靠近路边的一座大棚里,嫩绿的黄瓜吊在瓜蔓上,水灵灵的。
“这种带花的小黄瓜是水果黄瓜,口感特别好,在郑州万邦蔬菜市场上很畅销,现在1斤能卖到4元钱,主要销往上海、广州等地。”技术员韩俊亮指着瓜蔓上的小黄瓜兴奋地说。
韩俊亮是山东寿光人,去年被聘请到合作社当技术指导员,负责蔬菜种植和管理。“目前有4棚无刺小黄瓜、5棚大黄瓜、4棚西葫芦已经进入采收期。”韩俊亮说,“一个大棚占地2亩半,按往年行情,一棚黄瓜能卖七八万元钱。”
技术员韩俊亮(中)介绍水果黄瓜
苏坟寺村是中国传统村落。著名的三苏园就位于该村。为促进乡村振兴,茨芭镇大力实施人才回归计划,该村在外经商成功人士王高磊返乡,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,流转土地3000亩发展大棚蔬菜。
为了扶持蔬菜产业发展,2021年以来,该村以“五星”支部创建为契机,党支部积极谋划争取上级项目支持,为合作社协调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,进行了土壤改良,硬化了全长4公里的生产道路,还打了3眼灌溉用深水井,并进行了供水配套。
为了尽快形成规模效益,茨芭镇发挥党支部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主导作用,整合6个村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690万元,集中联建大棚150余亩,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暖棚有13座。每到蔬菜收获旺季,合作社都要从本村和附近村里招收工人,最多时可招200多人。
装箱的水果黄瓜即将发往市场
谢仙果家是苏坟寺村的脱贫享受政策户。合作社成立后,她就一直在这儿干杂活,每天8小时60元,遇到加班时能收入100多元。“在大棚里下雨刮风都不影响干活,在家门口挣钱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。”谢仙果说。
“‘五星’支部创建活动开展以来,茨芭镇积极探索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新路径,目前苏坟寺产业园已形成大户带动示范、群众土地入股、就近务工的增收致富新模式,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这个产业园区,继续完善配套设施,建设一座大型冷库,延长蔬菜生产和加工链条,带动附近各村也发展起大棚蔬菜产业,进一步促进群众增收致富。”茨芭镇党委书记高永伟说。(蔡长伟 张鸿雨 李世旭/文图)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方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